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续航1628 > 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 初来乍到

 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 庆余年 娱乐春秋 还看今朝 极品家丁 九转帝尊 武神主宰 上门赘婿岳风全文免费阅读 宫斗不如养条狗 三国之席卷天下

续航1628 第四十八章 初来乍到


    转眼来到博铺已经几天了,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曲子还在朱代珍脑子里回想着,但是他现在安心了许多。
    虽然经过了检疫营地的“净化”,也就是剃头、洗澡、淋浴和灌肠,又灌了一大盅的防疫的药水,但朱代珍现在完全不担心这些东西,他大概已经明白了,自从跟上了这些澳洲老爷们,无论在广州还是在博铺,老爷们做的桩桩件件事情虽然让人捉摸不透,但是至少有一点他感受到了,那就是老爷们把他当人看,不仅老爷们,老爷们的手下也把他们当人看。
    朱代珍乘坐的广船进入博铺洋面没有多久,所有人就激动的跑上了甲板。原来为了让这些第一次来临高的难民们对他们的新主人心生敬畏,张达州早就安排全体渔轮来一次武力巡游。试制的第一批6磅炮已经分别装在了各艘渔轮上,伴着风中的军乐声,让一个个刚从船舱里上了甲板的难民们目瞪口呆,从广州出海时在黄埔港也见了不少大船,路过澳门时还见过佛郎机人的盖伦大船出入港口,但是这些船只带来的震撼不及穿越者们的现代舰船的百分之一。
    看着这铁船无帆无桨拖着滚滚白浪在他们的船队里穿行着,没有人不目瞪口呆,铁造的船居然能浮在水面上,这简直就是妖术了,更别说这船还能像鱼一样在海里随便的穿梭,来去自如。船头和船尾上泛着青光的大炮也是难民们平生仅见,眼中满是敬畏。
    朱代珍从那一刻起确定了他总算交了好运,主家老爷们不仅人很不错,而且看起来在当地也是没人敢惹得起的人物,光拿这铁快船和上面的大炮,即便官府也是没有的。
    在老爷的号子营里待得这几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有时会有老爷们的手下来给大伙儿送些药水吃。这些人也都个个是髡发短衣,倒不像老爷们当初还要在头上戴个假发套遮掩,但看得出来这些个手下虽然打扮已经和澳洲老爷们差不多,但骨子里还透着股怯生生的。
    老实说,澳洲老爷的名声朱代珍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澳洲货可不是他那个层次的人能轻易接触到的,直到上了船,他才知道这些老爷们的来历。又是船上水手们的科普才让他明白新主人竟然是如此大的豪商。
    总之,朱代珍觉得这次是来到了天堂,顿顿海鲜粥,虽然是稀的,可都是糙米煮的,不是什么杂粮野菜,粥里的添头不是鱼就是海菜,即便当初在老家的日子,也没有如此惬意过。
    人就是这样,一旦温饱了,就会考虑自己的理想,朱代珍的理想是什么呢他还是个半大孩子,没有成婚,家里人逃亡的逃亡,死掉的死掉,到广州时就他孑然一身,应该是没什么再牵挂的事情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临高,他看得出这里就是澳洲老爷们的天下了,先不说那成排成排的房子,还有这港口的种种布置。光是进港时候看到的那些如城的巨船,那些船他从未见过,比出来迎接他们的渔轮可大了太多,特别是那条20万吨级的油轮,那巨大的身影可堪比广州城的城墙了,在海湾的两处制高点上他更看到了两门比渔轮上大炮还大得多的炮,这样的设防,这一带估计没有人敢来进犯。仔细想想,这也是朱代珍心里安全感的由来。
    “在首长这里好好干。”朱代珍现在就是这样的想法,首长是号子营的管事进来时教给他们的,对澳洲老爷都要这么称呼,他倒觉得比什么老爷长老爷短的更亲切,而且首长们待人和善,把他们当人,刚来的时候好像是首长里很大的一个官还来看过他们,虽然听他的话不太明白,但大致能知道是交代手下人要好好待自己这帮难民,从这几天的享用来看也肯定是招办了。
    古代人对平等观念没有基本的概念,但是凡是身为一个人应有的人格所有人都是有的,这些在元老们看来无心之举在古人看来也许就是天大的恩典,值得他们为你赴汤蹈火。
    粟多珍的伤好得差不多了,进了检疫营,他和未婚妻就被分开了,这一度让他很是担心,毕竟他也经历过净化过程,詹永珠毕竟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要是也用首长这么净化的话他不敢想象下去,不过当初看首长们答应自己的事,又不像是惺惺作态,要不他们大可以把詹永珠单独买走,老实说他一个人又怎么能制得住这么多首长的手下呢
    而且这几天在博铺受到的对待让他还是稍闲安心的,而且暗自为澳洲老爷们的豪奢咋舌。平日里就算为地主家做工,到了农忙也就有些薯丝杂粮饭吃便要谢恩了,而自从被老爷们收留后,从骡马大店到博铺,他还没为首长们出过任何的力,就这么白吃了快十天的海鲜粥了,首长们还给他治伤看病,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
    而两天后的一次放风中看到了詹永珠更是让他最后的一点担忧也放下了,除了被剃了个光头,詹永珠已经变得让粟多珍有些认不出来了。脸明显得更有血色了,百里透着红,精神也好得多,看到了粟多珍,顿时脸上泛起一抹红霞。
    詹永珠告诉粟多珍,看管她们的不少都是女首长,澳洲人这里,没有男女之妨,听说不少女首长比男人的还厉害。女人那边的伙食和男人这边也一样,也是顿顿海鲜粥,好吃得让大家伙儿都以为到了天国一般。每天也不用下田或者做工,就在号子营休息,听说是让他们养好身子,以后都要大用的。
    “阿珍,跟着首长们好好干,首长们都是活菩萨。”
    “是啊,阿珠你放心吧,我想过了,跟着首长们,咱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昨天,一个元老专门到营地这边来挑选苗子,他选中了朱代珍和粟多珍进入未来的陆军。当然,粟多珍知道他被选中,但还不知道是让他去当兵,总是觉得既然首长如此看重,刀里火里都是去得的。
    “阿珍,我听我们营里的人说,是要让你们当乡勇打仗。”
    “乡勇”
    “嗯,就是要打海盗和土匪,首长说这是铲强除恶,保境安民,也是要保一方平安。”
    粟多珍没想到是让他当乡勇,他也没明白为什么乡勇要千里迢迢从广州买人回来做,本地招募不是更好,就凭首长们给手下的享用待遇,还愁招不到人么“原来是要当乡勇,这有什么,我有的是力气。”
    “不过你也要小心,听说这里的土匪极多,山里还有黎人,你只要听首长们的,不要莽撞。”
    “放心好了,来时你没看到首长船上那些炮还有那些铁船和港口自己乱跑的铁盒子,有这些东西害怕什么土匪海贼”粟多珍现在对跟着首长们打仗很是安心,依他看见过的首长们都打骨子里透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好像就没有他们干不成的事情,他们有如此大的本事,却甘心窝在临高这样的穷乡僻壤,一定是寄望有所作为的,跟着这样的主人,前途不说一片光明,总也不会糟到哪里去,至少有一点他看得出来,至少在这博铺,就是首长们的天下了,听说往南还有一座大城,那才是澳洲人的老营,不过他没机会去看,这几天都只能在检疫营区里活动。
    和看守熟悉后,他也知道其实这里的守护并不严,看守们也知道粟多珍们是不会逃跑的,放眼这大明的天下,哪里还能找到这样好的地方。
    关于对临高境内各种势力的清理和整合,这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情,这项情报工作其实从登陆开始就一直在做。之前通过打大户积累了不少资财,这让穿越者们很受鼓舞,头一次打够家庄是亲自上阵,后两次就是穿越者带队,部分新投顺的土著协同出击。
    不过几战下来,临高的各路大户们都学乖了,纷纷派人前来联络,希望能够得到澳洲老爷们的庇护,说是庇护,实际上就是“不要搞我”的委婉说法。既然穿越集团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这些主动来表示归顺的大户们暂时就不宜去动了,毕竟吃相太难看并不有利于势力在此地的扩张,所以除了要求各个土豪和村庄派出联络员定期到百仞城来报告,短时间内倒并不在意对这些地方的绝对控制。
    眼下的重点是要练兵,虽然投效的土著跟着出去见了几次世面,但后面的两次都是击溃战,大户的家人们望风而降,除了被没良心炮轰了两下,后面都立马老实了,所以那些跟在后面的“乡勇”们压根没见过血。要不是有元老压阵,这些人估计战斗力还不如林家寨的人。
    训练从最基本的队列开始,直到这时候郭翼之才发现要把文盲训练成士兵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招兵对学历还有要求,要知道这些士兵连最基本的左右可都分不清楚。
    他只能在近乎于条件反射的情况下不断的强化士兵们的纪律性,这些人里面有前几天来得难民,也有之前几次大战抓来的俘虏,还有主动投效的临高土著,总之,鱼龙混杂。
    要论战斗力,实际上俘虏里面选拔出来的几个还是能看一看,其他的就纯属菜鸟,真要单独上战场,只能给别人送经验,郭翼之觉得这主要还是一个见过血和没见过血的区别,这对新兵的迅速成长实际上是很有效的。
    相比较队列,新兵们更感兴趣的还是刺杀,拿着包了布的圆头木棍,学着首长的样子一下刺到草垛上,无论力道还是动作都看得下面的新兵们个个心痒痒。
    休息的时候学兵们都围坐在操场上的树荫下,郭翼之有意把人打散了安排在几处,为的是让他们相互熟悉,不要拉帮结派。
    朱代珍给杨能浚递过一块汗巾,这不过是一块本地产的粗布裁制的,这夏天训练很是热,汗不知不觉就湿透了衣衫。杨能浚是苟家的家丁,也是从福建渡海过来的,穿越者们攻下苟家庄后在庄子搞动员,他看了批斗苟家的场面,又想到了平日里苟家的所作所为,觉得穿越者们是真为穷人出头的好人,便成了苟家庄第一批主动投效的人。
    杨能浚在苟家庄是个种地的,但平日也是苟家的乡勇,有事是要出勇的,所以倒也有那么点武艺,平日里还爱个舞刀弄棒,胆子也不算小,胆子小也不敢一个人渡海到琼州来讨生活了。苟家有一些海外来的火器,那玩意不好用,平日只当是玩物来把玩的,只有杨能浚把这玩意当个宝,没事爱借去打猎,算是土著里面最早接触火器的人了。
    “杨大哥,你看首长们这是打算干啥”朱代珍虽然也听说了训练他们是准备剿匪,但这又没有刀剑,就天天排队,还要拿着根木棍不停的练习奇怪的动作,他实在有些不懂了。无论官军还是奢安之乱里的叛军,他都是见过的,全没有首长们这样搞的。
    “首长们本事大得很,你不用胡想,只管照做就是了。”澳洲人的火器朱代珍没有见识过,可他杨能浚还是见过的,当日奇袭苟家庄可是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关于那时的恐惧到如今还挥之不去,让他对元老们无限的敬畏,就像看待神人一般。
    “我看首长们那里还有大炮,打几个土匪还要用炮”朱代珍看到的其实就是没良心炮,新造的前膛炮都还只装备了海军,陆军这边因为运输不便,所以还只能用没良心炮坚持一段。朱代珍从没见过这么大口径的家伙,而炮身据说就是一层薄铁皮,也不怕炸膛。和朱代珍不同,没良心炮的威力让杨能浚颇为胆寒。
    “首长们的心思哪里是常人猜的,我只告诉你,跟着首长绝对能有一番前程。”杨能浚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信心,自从跟了澳洲人,他一天比一天感觉好。眼下虽然澳洲人也不过在临高有些动作,但以他们的能力和带来的好东西来看,绝对才是刚刚开始发力,他们带着这么多好东西来到琼州这荒僻之地,绝不是为了贸易那么简单。就他们攻打苟家庄来说,就算是好几千官兵,也没可能那么容易攻下庄子,战争是最能检验实力的,澳洲人的实力不可小觑。他们来到临高,隐隐约约让杨能浚有了一个念头,难道他们是为了他已经不太敢往下想了。
    毗耶山位于临高县城西面,距离临高县城不过几十里路,山势并不算高,山上有座建了很久的神坛,平日里但凡节庆,乡人总会在神坛杀牛宰羊祈祷风调雨顺。但是这几年的年景实在有些差,不知道什么时候祭祀的牛羊换成了鸡鸭,次数也少了不少。崔八沿着山路在山间快步的行走,看得出来这里的山路他很熟悉,换作他人,是断不能有如此速度的。
    山上都是一些灌木和参天古树,许多树木看起来都有很长的历史了。整个山路不算太平整,只有山上靠近神坛的地方有一些石板铺设的简单道路。
    沿着神坛旁的已经不太看得出来的小径一路向上而去,翻过三个小山丘,又沿着山路七拐八弯,在一片位于两个小山丘之间的一片山洼里,一个颇具规模的村寨终于显现了出来。山丘上的两处塔楼上,都有人巡哨,见是崔八也都不以为意,看来是相当熟识了。
    进了村子,崔八径直朝里面走去,沿途都是些低矮的窝棚和草房,有人在腌制食物,还有人在扎草绳,甚至打铁的也有。住在这里的看得出大都是普通农户,只是看起来身材比本地的农民更强健一些。这些人大都是福建两广渡海过来的流民,因为都是一个地方来的,所以便聚集在这一处,山里平底虽然不多,但是胜在这里土地还算肥沃,而且没有官府来收税,人口也属于黑户。
    这些人相对外界较为闭塞,一般除了山里的樵夫也没人轻易到这里来,砍柴什么的无非是到前山,过了毗耶神坛的道路难行。
    村里正中央的一处草屋,里面两个汉子正坐在窗户边闲谈,看到崔八进来。
    “崔老弟,你来得正是时候。”说话的人是袁选三,不过三十出头年纪,人看上去很精神,他是这里的头,或者在外人看来,应该叫匪首,虽然他们很少出去打家劫舍,很多也是劫富济贫的举动。
    “这位大哥是”崔八接过旁人递过来的竹筒,问了这句便把竹筒里的水一饮而尽,在山路上行了半日,他也口渴得紧了。
    “这位是苟家老爷的家人。”没等袁选三介绍完,来人起身一揖,“苟日新。”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