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续航1628 > 章节目录 第二章 物资整备

 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 庆余年 娱乐春秋 还看今朝 极品家丁 九转帝尊 武神主宰 上门赘婿岳风全文免费阅读 宫斗不如养条狗 三国之席卷天下

续航1628 第二章 物资整备


    从东莞朝湛江的公路车流穿梭,可能是清明小长假的关系,往湛江方向走的汽车很多,大都是拖家带口的。司机把车开得很快。4月初的广东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吉普车的车窗关着,文总和秘书样子的男人坐在车后。两人点起烟抽了一会儿,面色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湛江港的一处码头,工人们正在忙碌的装运货物。远处的军港,军舰上彩旗飘扬,南海集团的货轮不算显眼,当初选择湛江源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另外,从部队购买的退役舰艇本来也是在这里交割的,维修也在不远处的一处码头,凭借和军队的关系和他们的上下打点,这几天他们在此地装货倒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林传清不知道是第几次到湛江了,以前他是渔民,南方沿海的港口他都去过,只不过这次他知道是最后一次了,他一丝不苟的检查着货物。林传清不光做渔民,也当蛇头,多年的蛇头经历让他保持了细心谨慎的良好习惯。货轮上的吊车不断的把集装箱吊上去,钢管、发电机、车床、干馏炉林传清一个个清理着,常凯申在他旁边帮忙清理着,这位现任电力总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充满热情的协助林传清核对着每一个集装箱的货物。码头的工人,有组织的同志,也有不认识的,还有拖家带口过来的,一时啥是热闹,有的人知道计划,有的人还不清楚,总之,一派忙碌景象。
    码头管理方不清楚货轮的去向,负责调度和申报的都是公司的人,其他人只知道这是南海集团援助非洲的一批物资,听说南海集团手眼通天,这次公司代表随中央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这批物资便是援建用的,几乎包罗万象,从化工设备到基建装备、还有农牧业和医疗资源,当然这些都是南海集团放出来的风声,这种无害的谎言对地方政府是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何况这么大宗的货物进出,手续费用也是少不了的。显然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会放着这几天假期不好好休息去调查南海集团到底和哪位中央首长有关系的,更何况本来这个码头就是两年前南海集团投资兴建,临近行动,4号码头已经是外松内紧,军事组的人虽然没有带武器,但是一水的黑西装加墨镜还是让人望而生畏,临近码头的工人们也有人把他们认作黑社会的,但马上便有“知情人士”纠正他们,说这多半是中南海来给友邦物资看场子的。
    顾远,此次行动在港口的实际指挥,谁都看不出这个满脸阳光的孩子是哪根筋没对,走在港口宽阔的道路上,不时有人向他打招呼,所有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顾老师。没有人能看出顾远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已经没有了,他在乎的只有那赤色的黎明,当然,不在那里。
    作为一名孤儿,组织对顾远的审查并不复杂,师范毕业的他教过两年物理,很是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从江浙来到广东,至于这精彩的种种原因,只有组织几个核心心知肚明。
    “师傅辛苦了,你们先去吃饭吧,吃完饭睡一会儿,树得再晚点才能运到。”说话时顾远还是带着招牌的微笑,这是他的习惯,让人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
    “顾老师也一起吧,今天食堂有红烧肉,你这身板应该多吃点。”
    “不了,我待会还有事。”
    “顾老师就是个工作狂,呵呵,行,你先忙你的。”说话的是另一位工人。
    下午1点,沈海高速阳茂段的一个服务站,三个人正在路边的一处餐馆吃饭,饭菜很简单,只是一些烧鹅和叉烧。
    电话响了起来,文总赶紧接起来。
    “是这样么那真要感谢老弟了,顺便代我给沈书记问好,请你转告他,我下周末会去拜访他。”
    电话没说多久,放下手机,文总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
    “港口的问题解决了”明朗秘书样的男子问道。
    “嗯,解决了,多亏了老沈帮忙,北港村答应我们的油轮和军火船可以修理的名义在港头停靠一周。”
    “你告诉他运的是军火了”
    “这怎么可能,就是一些散货,北纬把军火都装在货轮最下面的夹层里,港头那边不会有人专门上船检查的。这样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物资问题了。”
    “我们的船在那要停多久”
    “三天吧,太久怕夜长梦多,如果船提前到就在外海等到周五再进港。其实我现在反倒更担心油轮到了那边的停靠问题,没有这10万吨成品油,我们就没办法起步了。”
    “相信老何,他肯定有办法的。现在还有个问题,既然硇洲岛的事已经妥了,我们下午干什么回东莞”
    “不用,我们去湛江,到码头看看物资整备的情况,另外你通知广州的总部,把贵重物品和现金整理一下一起带过来,那些金银制品在那边一样有用。”
    下午4点过,吴南海的车队到达4号码头,顾远远远的看到车队,扔下方便面便招呼工人们过去卸货,睡完午觉起来又等了两个小时车队才到,比预计晚了不少。车上便是上午会议农业口的人提到的橡胶树,这次他们并没有拉太多,200株四年树龄的橡胶树占用的船舱空间相当大了,好在对于橡胶的重视,公司特批又给增加了空间,从其他渠道采购的橡胶树苗已经先期送上了船。
    工人们忙着卸货,顾远又微笑着迎到了吴南海面前。
    “吴老师,就属你们农业口的工作技术含量最高了,不过这么早把橡胶树移上来死了怎么办”
    “有损失很正常,不过只要保持正常的光热,死不了,根部的土壤都没动的。”换做其他人估计顾远的话就得罪人了,不过吴胖子很喜欢给别人普及农业知识,所以顾远的话算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两人就在码头上寒暄起来,顾远还拿出食物给吴南海,吴胖子今天也忙活了一天,路上吃了几块饼干充饥,本来他就胖,也饿不得,看到顾远递过来的薯条也就不客气了。在食物和顾远招牌笑容的促进下,两人很快便熟了起来,老吴和顾远也不是头一次认识,但是交往并不深,今天算是在组织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交流,加上离行动时间越来越近,兴致颇高。
    大明崇祯元年,海南岛临高县,一处农家庄院孤零零的坐落在百仞滩旁的一片荒地边上,和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房屋的形制是此地再平常不过的茅草屋,此时天已黑了下来,周围一片寂静。方圆十多里内只有这处庄院透出的微弱灯光,一个年轻人正在秉烛夜读,典型的大明士人的打扮,只是看起来二十多的年纪却没有蓄须,看上去显得更加年轻。风从窗外漏了进来,把油灯的火苗吹得乱晃,熊卜佑把窗户放下来,又拨弄了一下油灯的灯芯,他手上拿着一个和虞亮、江帆一样的硬皮笔记本,上面也记着一些地名数字之类,正在熊卜佑认真核对整理今天记录的内容时,一连串悦耳的铃声传来了,他从抽屉里掏出手机看了一样,提前到了啊,手机上弹出了一系列的新闻,最早的一条是“主席携夫人彭丽媛女士抵达达累斯萨拉姆。”而最晚的一条则停留在4月8日。
    “发改委又降油价了这不科学啊。”正当熊卜佑看着最后一条新闻自言自语的时候,响起了“框、框”的敲门声,门被有节奏的敲了三次,与此同时,熊卜佑的手机上显示出不在服务区的提示。每次虫洞打开和关闭时候,手机都是这反映,熊卜佑已经习惯了。
    门一打开,几个黑影鱼贯而入,也不搭理熊卜佑,自顾自的找地方坐了下来。
    “计划提前了”
    “没有,这不文总还得飞去湛江和大队合流,所以先送我们过来了。”
    “文总亲自来临高”
    “其他人他总归还是不太放心,虽然大家也算久经考验了,毕竟这节骨眼上了。而且这次行动我们都要带武器的,只能开公司的船过来,时间上有点耽误,所以必须提前点。”说话的人是陈思根,军事组核心成员之一。
    “这次北纬没过来”熊卜佑有点奇怪,作为军事组的直接负责人,以往每个月的碰头都是北纬带队,偶尔文得嗣也会亲自过来。
    “队长负责押送军火船,后天才能进港,现在船还在外海飘着,况且这次的规模很大,军事组在那边必须有个能撑场面的,所以就由我带队过来了。另外介绍一下,这是小叶,这位是老游,老于你认识我就不介绍了。”接着其他人也都自我介绍起来,来人一共五人,加上熊卜佑总共六个。
    此次穿越行动文德嗣等人准备了整整三年,从发现虫洞开始到而今南海集团的规模,若不是组织核心的坚持恐怕他们早就放弃了,人就是这样,当你利用穿越的条件捣腾起小生意的时候恐怕并没有意识到原来钱还可以来得如此容易,也许当你成为亿万富翁后会想要香车美女,会想要金钱名誉,会想要很多以前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得到的东西,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群拥有崇高理想的人,当他们发现他们有一个机会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制定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的时候这群人便会爆发出最大的热情去投入他们认为正确的事业,这样的人便是工业党。
    这样的人文德嗣算一个,马千瞩算一个,而其他人不管是鉴定的共产主义者还是鉴定的民族主义者,有一条共识是早就达成的,那就是发展工业化,让华夏文明提早400年进入工业文明是一个纲领性的精神,将在此后贯穿穿越行动目的的始终。
    陈思根向大家尤其是熊卜佑较少了一下此次行动的要旨。“按照原定计划,组织将在2013年4月14日夜间通过虫洞进入本时空,我们需要在此之前控制博浦港的巡检司,尽量延迟临高县获得预警的时间,为我们的政权在博浦和百仞滩建立前进据点做好准备。所以时间上我们需要提前一天行动,也即是在原时空的4月13日夜控制博浦巡检司,老熊给我们说说巡检司的情况吧。”
    熊卜佑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拿出一张图纸,这是巡检司周边的地图,这里是临高角,这座小山丘上就是巡检司的驻地,上面这个符号是烽燧,巡检司的房子年久失修,周围也很荒凉,杂草很高,便于我们隐蔽。熊卜佑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点着,他之前亲自去巡检司附近查看过,这地方除了一些渔民平时没什么人去,晚上就更不会有人了,只控制一两天不会被发现异常。“前指”需要的只是延缓告警,只要控制了烽燧和巡检司的官兵,一般民众最多口口相传,专门去县中告警不太可能,就算去了,巡检司没有发出警报县令估计也不会轻信。在原时空的推演也就是徐策的穿越小说中组织的船队一到博浦,烽燧就放出了信号,导致没过多久官兵的征剿就到来了,虽然没有吃亏,但是如果能有更长的缓冲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此次专门派出军事小组前来,熊卜佑是临高本地人,语言相通,近半年来一直在本时空进行化妆侦查,而于鄂水是文史组的负责人,抓到了人他要协助审讯。其他人都是行动组的,钱水廷兄弟是前天到的,他们带来了一艘游艇和一艘帆船,由于到时候得亲自操船,同时还要稳住家里人,所以两兄弟没有过来,但是他们贡献出了自己带来的武器,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要是没有优势火力,行动组可不敢保证任务能圆满完成,为了保险,文德嗣又为每个成员配备了夜视仪和防刺服。
    交代完一切,熊卜佑从里屋地板打开一个地窖把众人引了进去,下面是安全房,食物饮水和床铺一应俱全,接下来的几天“前指的人就将在这里度过。
    2013年4月11日下午
    湛江市区一处五星级酒店,80多名刚刚赶到的“援非专家”下榻在这里已经第二天了,酒店员工只知道明天他们就要出发前往码头,在那里登上货轮前往坦桑尼亚,牵头的是此地赫赫有名的南海集团,没有人对南海集团的雄厚实力和他们开发非洲的信心产生丝毫怀疑,据说这家酒店就有南海集团某位副总的股份。
    江帆和孙良宇住在一个房间,江帆正在把自己的资料作最后的核对,在外派人员中他主要负责东欧及近东地区情报的收集,而所谓的情报其实多数局限在地里和历史上,虽然组织中有专门的文史资料组,但是现场的勘察和走访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补充,对于一些文物,有照片资料就更容易帮助人们理解。工作毕竟越细致越好,这些年从从圣彼得堡到伊斯坦布尔,再到雅典和开锣,江帆走过的地方已经足够多了。孙良宇在组织内负责将各地数据汇拢后制作成三维模型,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多了,组织要求他尽量先完成东亚及南亚这一块的资料库,这是未来几年的重点。这些东西都将以电子数据格式保存,成为日后政权最宝贵的财富。
    4号码头,650吨袋装大米已经全部装好,还有大量的调味品和午餐肉之类,因为全是分批从旗下超市的存货中调集的,倒是没引起什么注意,也没引发抢购潮,这点马千瞩非常满意。码头的工人们也没在意这些细节,毕竟对于出国的中国人,吃饭是个很头痛的问题,多带些吃的再正常不过了,至于那些撕掉了标签的午餐肉罐头则更好解释,谁也没有必要在一个拥有大量穆斯林的国家触这个霉头,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组织为了在大明隐藏自己来历的一种对策而已。
    虞亮的货物是最后一批上船的,组织给他的经费他在非洲搞了一个小农庄,说小是以当地概念而言,但是临走的时候他还是舍不得那两架飞机和那10辆农用拖拉机,拖拉机是国内的外销型,质量比内销的好不少,而这种双座的轻型农用飞机更是好东西,再说100多万的设备他也舍不得丢掉,加上这次行动的船吨位不小,有足够的空间,干脆就连发电机他也给一并带上了,达乘一艘回国的运铜船他于两天前抵达湛江,虽然随船的其他人不明白这个老板是什么毛病,千里迢迢从坦桑尼亚带这么多东西回来转天又全给拉到另一艘去坦桑尼亚的船上。总之,最后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致的结论是此人在洗钱,而且是一种非常低端的洗钱活动,纯体力的
    总之,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当天晚上得到的消息,何阳伟的油轮和北纬的军火轮已经抵达硇洲岛外海,正在准备进港
    海面,出奇的平静,虽然起风了,但是浪不大。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